首  页
新闻中心
走进中宁
权威发布
领导之窗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理响中国・党校微讲堂(第二季)第九讲: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2025-09-29    

第九讲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主讲人

  邹一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核心观点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作了明确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当新质生产力遇上中国式现代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需要新质生产力推动,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口规模巨大这个重要禀赋的支撑。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天然具有分配正义的属性,能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实现;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在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更高层面上满足精神生活需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也会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沃土。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必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它为按照这五方面中国特色的实践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把钥匙。而中国式现代化也催生了新质生产力,它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从传统向新质转型的内在要求。

来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


运营单位:中宁县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955-50353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5-87371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210007

邮箱:znrmtzx@163.com

备案号:宁ICP备18000997号